爱探索 - 邀您一起探秘中华上下五千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秘闻 > 珍宝岛之战:解放军奇招尽出 让苏联震惊(4)
本文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4-01-26
人气:

  潜水分队抵达后,与前线人员一同观察了现场,认为白天苏军的火力太猛,无法接近坦克沉没位置。夜晚太黑,行动起来又不方便,而且还有苏军夜视器材的威酪。行动必须在傍晚天色半黑时。当时珍宝岛白天最高温度都在零下30度,江上冰层超过2米,坦克沉没之处.也已结下了厚冰。在日落后下水入冰,穿着没有御寒功能的轻潜装具的潜水员随时可能被冻僵。然而,只有这一办法,才有可能将坦克抢回。在老潜水员熊建成的带领下,潜水员开始操作。具体下水时间由对方的炮击决定,炮声一停,潜水员下水作业;炮声一响,潜水员剐躲进掩体休息,并规定水下活动不超过15分钟。

  然而,潜水员一下水,就出现了问题--江水很快把潜水员的呼吸腔、通气阀冻住,呼吸管也时时被冰茬卡住。潜水员虽然用自己呼出的热气将呼吸腔化开,但江水中能见度过低,只能用手探摸。最后,潜水员的潜水服被碎冰茬划破,冰水灌人潜水服内.几乎使人失去知觉,只好上岸。而且苏军的炮火非常密集,当天,潜水员们的后续努力也都告失败。

  次日傍晚,潜水员熊建成又一次潜到了江底,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目标,并钢缆统挂在了坦克尾部的挂钩上,但他刚一出水,苏军的炮火就将钢缆炸断。只得由接替的潜水员隋传香再行探摸。这次他也很顺利的找刊了目标,并拴好钢绳,令人意外的是,从他下水直到出水,苏军居然始终没有打炮!我军抓紧时机,四十多个官兵推着两个人工绞盘(为了避免苏军注意,不能使用动力机械),在当天晚上,把坦克绞出了江面,又绞到江边。天亮后,再把钢缆、绞盘和坦克部掩蔽了起来。到了第三天晚上,坦克和炮塔被分别绞到岸上,第四天,早已隐蔽在岸边林中的两台拖拉机,将坦克和炮塔拖到树林,然后又用牵引车拖向后方。至此,我军终于获得了战后第二代坦克的实物。这辆车在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测试和考察后,陈列在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

  珍宝岛战斗中,我军检验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也对苏军的实力和决心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战斗中,我方的参战人员,基本上都是建国后长大的一代,没有参加过革命战争和建国后的对外战争,但他们在战斗中的表现出的基本素质和士气都非常优秀,毛主席事后曾提刊,他很满意的一点,就是冷鹏飞这样第一次参战的基层主官,也能够指挥部队打胜仗。

  通过这一仗,我方对苏军的战斗力有了切实的了解,一方面,苏军的装备和训练水平都高于我们。不管是T一62坦克还是战场夜视器材,其作用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另一方面。苏军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行动过于教条,处处都严格按照纸面上的条令,炮火准备多长时间,队形距离有多少,都不是根据实际情况,而是根据书本来定,不仅失去了行动的隐蔽性,而且不利于己方战斗力的发挥(15日战斗中,苏军步兵下车地点严格按照条令中规定的距离,结果全部步兵都在没有遮蔽的江岸上下车,造成重大伤亡,其实当时只要装甲车再往前开一些,就可以直接进步兵上岛)。

  尾声

  珍宝岛战斗的结果.使苏联方面相当震惊,对中国常规力量的实力也有了新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苏联的战争企图。1969年9月,在首都机场,周恩来总理同从河内参加胡志明葬礼后回国途经北京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进行了坦率的谈话。其后,中苏边境谈判在北京举行后,中苏边境冲突开始和缓。

  在国防建设上,珍宝岛战斗也产生了诸多影响。且不说随后开始的规模巨大的战备工作,单就装备上讲,由于在珍宝岛之战中,当时我军装备的主要反坦克武器,如75毫米无后坐力炮、85毫米加农炮和56式火箭筒等,都无法有效地击穿T-62的正面装甲,这刺激了中国坦克和反坦克技术的大发展,我军开始进行重点进行打坦克的训练,军工部门则组织了大规模的反坦克武器会战,73式100毫米滑瞠反坦克炮、69式火箭筒、105毫米无后坐力炮等一系列应急装备首先投产,其后一直到80年代。红箭-73反坦克导弹、86式100毫米反坦克炮等都能够有效对付苏军T-72坦克,基本解决了当时的战备需要,并使我国的反坦克装备和技术储备至今仍居于世界前列。这种结果,恐怕也是当年拿坦克恐吓我们的国家所没有想到的。

  珍宝岛冲突后不久,1969年8月,我军在岛上建立了营房,开始常年驻守该岛。如今,岛上的营房已经换了五代,4名解放军官兵在这里行使着国家的主权,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68位战士,则安眠于宝清县的珍宝岛烈士陵园。只有岛上林中依旧埋藏的2000多枚地雷和偶尔可见的雷场标志,还能让人追溯回当年炮火隆隆的时光。

搞笑图片

本站主要提供:ufo外星人奇闻异事搞笑图片历史考古军事娱乐养生等信息,希望大家喜欢。